下游數據

深圳樓價演繹特區(qū)速度

2007年07月12日06:55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深圳以三天蓋一層樓的速度,建起當時中國最高建筑國貿大廈,成為深圳速度的經典符號。今年以來,深圳樓價領先中國大城市上漲,新盤成交均價從萬元基點起步,至今上漲四成以上,成為全國樓市的風口浪尖,亦令深圳購房者望而興嘆。

  據有關統(tǒng)計,2006年全年深圳平均房價為每平方米9400元左右,今年1月份深圳新房成交均價達每平方米1.06萬元,而6月份的成交均價升至1.45萬元以上。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上漲排名中,一直居于前列。 

  其中,南山區(qū)新房成交均價如今已達每平方米近22000元。其飆升原因主要是受深圳灣大橋于7月1日通車、新口岸通關刺激,這條深港西部通道連接起深圳南山區(qū)和香港元朗區(qū),而南山區(qū)樓價則因“深港融合”概念全面發(fā)酵。據香港地產業(yè)界人士介紹,香港新界西區(qū)的一些普通住宅,樓價折人民幣也不過每平方米兩萬多元。當前,樓盤環(huán)境則遜于深圳。

  記者從深圳地產中介機構了解到,去年5月旨在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國六條”出臺后,深圳房價短暫觀望兩個月后,就以不回頭的態(tài)勢上漲,其中深圳特區(qū)關內樓盤漲勢更為突出。1月份關內的房均價為1.25萬元,6月份飆升至2萬以上元。他們表示,關內土地稀缺,新樓供應減少和大戶型豪宅的集中入市是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而關外的價格也由0.98萬元漲至1.27萬元,上漲了29%。

  房價一路飛漲,讓很多持“等等看”想法的待購者后悔不迭,也加劇了一些富有居民的購樓熱情,一些股市投資者開始將利潤轉投樓市。如今,30歲左右的年輕人買房信心開始動搖,甚至有的因生活成本太高考慮離開深圳。

  深圳中原地產深港研究中心總監(jiān)張偉在1個多月前就開始預警,“樓市在前期快速上漲之后面臨階段性的調整”。然而房價上漲趨勢形成后,似乎任何消息都成為深圳各區(qū)域房價上漲的理由:龍崗區(qū)作為2011年大運會的主賽區(qū)而漲、寶安區(qū)因地鐵規(guī)劃而漲、鹽田區(qū)依山傍海而漲、福田區(qū)豪宅稀缺而漲、羅湖區(qū)因連接香港28公里邊境線開發(fā)而漲。還有人認為,在全國各地房價上漲起步的2000-2004數年間,從1998年高位滑落的深圳樓市沒有明顯動靜,此次不過是補漲轉為領漲而已。

  如今深圳房子不愁賣的現象愈演愈烈。地產商幾乎不參加展會推介新盤、不做樣板間、不做廣告、開盤即售罄。但銷售后的樓盤又時而發(fā)生各類問題,如客戶退訂、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等等,再或多或少推出一定數量的新房出來。如今人們開始心存疑慮——是購房者方面出現了問題,還是開發(fā)商當初就沒有售完,故意制造緊張氣氛?

  持續(xù)上漲的房價引發(fā)多空雙方的激辯,“崩盤說”和“再漲十年說”針鋒相對,多數消費者則一頭霧水。有關深圳樓市被大量游資炒作的話題也不絕于耳。深圳市如今對樓市基本趨勢的總體判斷是上漲過快,并從7月起加大調控力度,嚴格規(guī)范市場,力求遏制樓價上漲中的非市場炒作因素。來源:中國證券報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m.qiwhsna.cn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