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數(shù)據(jù)

港珠澳大橋研究工作完成

2008年01月10日10:18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

    香港政務司長唐英年昨天表示,港珠澳大橋的前期研究工作已經(jīng)完成,目前只剩下融資問題,香港特區(qū)政府和廣東省政府都希望這項大型跨?;üこ棠軌虮M快動工。

    唐英年昨天上午與廣東省常務副省長湯炳權在廣州花園酒店共同主持粵港合作第十次聯(lián)席會議,并在會后一同與粵港媒體見面。

    他說,香港特首曾蔭權上周五拜會新上任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談到粵港雙方在新形勢下如何深化合作交流,昨天兩地政府探討和部署了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

    對香港媒體最關心的港珠澳大橋進程議題,唐英年表示:“大家都認同這個項目對香港、澳門和廣東都有好處,也能配合優(yōu)勢互補、共同發(fā)展的目標,所以我們都會加快項目的進展?,F(xiàn)在,前期研究工作已經(jīng)基本完成,剩下融資方案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討?!?/P>

    當被問到粵港雙方是否對大橋動工定下時間表,唐英年只表示:“我們大家對此都有共識,就是要盡快完成這些研究,盡快讓這項工程‘上馬’(動工)?!?/P>

    全長35公里、總投資額預計超過人民幣500億元(約100億新元)的港珠澳大橋,從港英時期形成概念,到中國政府立項研究、論證其可行性,前后超過十年。2003年8月,中國國務院決定,由港府牽頭成立大橋方案研究協(xié)調(diào)小組。

    但粵港雙方一度在橋梁設計和邊境口岸設計問題上出現(xiàn)分歧。香港希望參照港深西部通道(深圳灣大橋)“一地兩檢”的口岸設計,也讓港珠澳大橋采取“一地三檢”模式,即在珠海拱北先填海興建一座占地2.6平方公里的人工島,再建一座三地邊境口岸集中的口岸大樓,將整座大橋置于香港管轄之下。

    2006年8月,香港作出讓步,粵港澳三方確認大橋口岸設計采取“三地三檢”模式。去年2月,廣東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陳善如表示,港珠澳大橋的25個可行性研究專題已基本完成,但三個口岸的分設位置還在論證之中。

    上周五,汪洋對曾蔭權表示,廣東經(jīng)過30年的改革開放,“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廣東將全力支持香港保持國際金融、貿(mào)易、航運中心地位,雙方首先需要站在全球的角度,從空間上為未來的粵港合作定位和謀劃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其次,從時間上為兩地合作設定大體的步驟和階段性目標,腳踏實地向前推進;三是在優(yōu)勢互補、互利互惠的原則下,共同推進珠三角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升級。

    汪洋強調(diào),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深港空港合作等跨界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是“雙方共同利益所在,應著眼大局,創(chuàng)造條件,盡快動工建設,以惠及人民,造福子孫后代”。

    汪洋的語氣,透露出對港珠澳大橋遲遲未能動工的急切心情。廣東省政府希望這座跨海大橋能使香港資金更方便延伸到珠江西岸,甚至加快推動粵西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

    湯炳權昨天介紹說,在過去三年,粵港進出口貿(mào)易額每年都以500億美元(717億新元)的幅度增長,到去年底已突破了4000億美元。去年香港資金在廣東直接投資的資金額突破86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來自服務業(yè)。另外,去年廣東居民赴港個人游的數(shù)量也超過2000萬人次。

    由于廣東省長黃華華將在下星期四向省人大提出政府工作報告,粵港官員昨天雖然就環(huán)保、蓮塘新口岸、旅游等議題交換意見,卻未透露突破性消息。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wǎng)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wǎng)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nèi)容系m.qiwhsna.cn編輯、整理,轉(zhuǎn)載需經(jīng)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lián)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zhuǎn)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zhuǎn)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

新聞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