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數據

央行加息屬必然?

2007年02月28日10:59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
    過去12年,中國僅有的3次加息努力均被外界寄予厚望。因此當央行宣布自本月25日起,再次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后,人們便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央行的“另一只靴子”,到底何時落地。香港《明報》近日刊載署名文章分析指出,盡管時機難斷,但可以肯定,加息是必然的,而且條件已逐漸具備。
  
  文章寫到,在加息與調高存款準備金率之間,央行更青睞于“小幅微調”的后者,過去8個月內,央行已先后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但市場對此類措施已略顯麻木。1月份的金融數據顯示,人民幣貸款同比仍然大幅增加,規(guī)模已超過去年最高水平。尤其當前市場充滿資金,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后凍結的存款份額,很快就會被新增資金填滿。
  
  不少專家因此斷定,從根本上解決經濟過熱惟有靠再次加息。央行對此卻慎之又慎:一方面加息影響遠不止金融領域,對國際、社會、民生的輻射甚廣;另一方面,全國“兩會”將至,屆時高層自有決斷。
  
  央行的慎而重之還有更重要的理由支持:現(xiàn)在時機不太適合,加息利弊難權衡,深恐落入加息與升值兩難的怪圈。
  
  文章指出,盡管加息是解決貨幣供應量偏大、儲蓄率偏高、固定投資增長偏快、外貿順差太大等中國宏觀經濟問題的最直接辦法,但在目前美元利率遠高于人民幣利率的情況下,已有大量國際資金流入國內,若再次加息,可能鼓勵更多的投機性熱錢流入,增加人民幣匯率的上漲壓力,這也與央行緊縮流動資金的目的相悖離。
  
  有專家表示,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讓人民幣匯率有規(guī)律升值,改變目前匯率過于僵硬的局面,弱化國際游資入境勢頭,減少貿易順差,進而壓縮外匯占款,收到緊縮的效果。
  
  文章認為,盡管時機難斷,但可以肯定,加息是必然的,而且條件已逐漸具備。首先,央行在連續(xù)多次使用調高存款準備金率這一手段之后,在政策手段上極需有所變通。其次,央行確實需要釋放更清晰的政策信號,抑制過快的投資增長。第三,對于控制信貸增幅、抑制投資反彈,除了加息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
  
  雖然目前國內通貨膨脹壓力減輕,但經濟依然失衡,信貸過快增長的局面沒有大的轉變。如新的數據披露仍不樂觀,預計第二季度央行肯定會在利率工具上有所作用。分析認為,居民少存款、多貸款的現(xiàn)象日益突出,表明對存貸款利率的基本判斷是偏低,因此無論從抑制中長期貸款增長,還是從阻止儲蓄增速繼續(xù)大幅下滑來看,都應提高利率。來源:中國新聞網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m.qiwhsna.cn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lián)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

新聞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