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數據

虹橋樞紐4座立交連接內外交通

2007年05月17日07:14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
    昨天在武漢舉行的2007城市道橋與防洪第二屆全國技術高峰論壇上,上海市政設計院的設計師介紹了虹橋樞紐道路及市政配套設施規(guī)劃設計方案。
  
  客流換乘有56種模式
  
  根據規(guī)劃,虹橋樞紐是軌、路、空三位一體的日旅客吞吐量110萬人次的超大型交通樞紐中心。其特性體現為不同交通方式之間大量的客流換乘。設計考慮所有各類交通方式共64種可能的連接、56種換乘模式。
  
  據預測,到2020年,虹橋樞紐每天將處理近11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64000人次換乘轉運量,每天產生的道路交通流量將達到20萬輛車次。
  
  4座立交連接內外交通
  
  根據目前的規(guī)劃,虹橋樞紐規(guī)劃區(qū)域面積約26.26平方公里,交通中心的豎向布局自下向上分5層。
  
  上海市政設計院的設計師透露,為保證核心區(qū)內的人流到達與疏散,將建立一個由立交高架銜接段、高架循環(huán)圈、車道邊、地面循環(huán)道路、落地匝道等組成的完整的快速集散系統(tǒng)。通過青虹路-西郊高架路立交、徐涇中路-西郊高架路立交、七莘路-北翟路立交和七莘路-滬青平4個立交實現與外圍快速路系統(tǒng)銜接。
  
  4處出租車地面蓄車場 
  
  據介紹,今后虹橋樞紐對巴士、出租車、社會車輛等各種機動車輛的進出給予了分門別類的考慮,并均可通過快速集散系統(tǒng)進出樞紐。
  
  根據以往的經驗,作為一個重大的交通樞紐,對出租車的運營必須進行有序的單獨管理,并提供其充足的蓄車場面積進行排隊等候。據悉,虹橋樞紐規(guī)劃在設計時利用邊角地帶,共設置4處出租車地面蓄車場,以滿足到達乘客對出租車的實際需求。來源:青年報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m.qiwhsna.cn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