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數據

宏觀調控箭指銀行可能會射錯方向

2007年08月01日08:53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

    隨著二季度中國經濟的持續(xù)升溫,各方面加緊調控的政策信號又不斷釋出。在這其中,控制信貸似乎又成為了重中之重。

    中國銀監(jiān)會主席劉明康7月20日指出,今年金融機構全年新增貸款增速要控制在15%以下。而6月末,中國的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為26.49萬億元,同比增長16.25%;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5.08萬億元;今年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加2.54萬億元,同比多增3681億元。如果將全年信貸增長控制在15%以內,則意味著下半年新增貸款必須控制在8300億左右的水平。

    在此之后,央行上??偛坑忠竺芮嘘P注房貸資金流向。要防范資產市場變化可能引起的貸款風險,密切關注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和房地產價格走勢,加強房地產企業(yè)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的資金流向監(jiān)控,積極應對儲蓄存款分流,切實加強流動性管理。央行上海總部還要求各金融機構,要認真貫徹落實各項金融宏觀調控政策,全面理解貨幣政策穩(wěn)中適度從緊的政策取向,適當控制貸款規(guī)模和投放節(jié)奏等。

    金融監(jiān)管機構的表態(tài)似乎說明,只要信貸壓下來,經濟高溫就肯定降下來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中國儲蓄率的持續(xù)高企,特別是政府儲蓄和企業(yè)儲蓄的高企,使得箭指銀行的宏觀調控有效性將大打折扣。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李揚近日指出,從1992年-2003年,中國的居民儲蓄率從22.6%,降到了18.1%?,F在的居民儲蓄率還在下降。1992年到2003年,企業(yè)儲蓄從11.5%上升到17%。另外,政府儲蓄則急劇上升。從這些年的情況來看,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1年比較平穩(wěn),有點波動地上升;2002年之后,劇烈上升。2004年之后,政府的增值稅超收5000億,2005年超收5000億,2006超收7000億。僅從這個部分,可以看到政府的儲蓄上升非???。加上有很多未統(tǒng)計的,如以前為納入預算管理的土地出讓金收入,還有其他一些依據政府權力來收費的各類費項,政府儲蓄的比重應當是相當高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打壓信貸對于企業(yè)的投資熱情又會有多大的影響呢?企業(yè)有錢,政府有錢,它們的投資是可以不通過貸款的,于是出現了投資資金來源中,高達60%左右的比重來自于自有資金。

    政府投資的快速增長,是基本無法靠貨幣政策來調控的;現在企業(yè)的自有資金充裕,那么多企業(yè)上市又提供了大量的資本金,使得貸款需求表現也沒有那么明顯。在這種情況下,貸款更多的是來自于銀行對于利潤的追求,而非企業(yè)本身的需求促動。

    李揚指出,不僅政府儲蓄和企業(yè)儲蓄的數據支撐這一觀點,來自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數據同樣支撐這一觀點。過去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如果說投資上升,一定是有貸款(資產)增加在前,有存款(負債)增加在后。現在卻不是,貸款可以保持很平穩(wěn),但卻是A企業(yè)的存款變?yōu)锽企業(yè)的存款,在銀行資產負債表項目中,不增加總量。現在很多銀行的負債項變動比以前要大,而不是像過去聯動。李揚因此指出,正是由于這樣一種分配格局,使得我們很多宏觀調控,根本沒有把它做實。政府和企業(yè)有很多的錢愿意做投資,投資主力是這兩塊,政府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因為它有錢,有著自有資金。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貨幣政策即便能在貸款問題上發(fā)揮影響,但對于全國經濟的調控意義也已經大不如前。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了目前貨幣政策的空間已經非常狹小。如果宏觀調控不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改善中國的體制安排,緊縮實體經濟的流動性而非銀行流動性,那么在可見的未來,中國的資產價格將進一步膨脹,通脹自然也將達致出人意料的高位。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m.qiwhsna.cn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