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數(shù)據(jù)

專家稱上海高樓不宜超過600米

2007年10月26日06:58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

    從金茂大廈到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或許今后陸家嘴地區(qū)還會建起更多的超高層建筑,如此狹小的區(qū)域內三幢大樓“三足鼎立”,上海的軟土地基能承受它們的“體重”嗎?有關建筑專家告訴記者,有關方面曾對上海能夠承受的建筑高度作過評估。根據(jù)上海的地基狀況、供水、能源供應、建設成本控制以及現(xiàn)有的技術水平等因素,上海能夠建設的超高層建筑最高最好不要超過600米。

  上海現(xiàn)代建筑設計集團副總工程師高承勇分析說,在上海造超高層建筑,首先要考慮軟土地基對建筑物沉降的影響。高承勇表示,從理論上說,現(xiàn)代建筑基本上都是透過在高強度的鋼材或混凝土材料構成的骨架上覆板建成。負責架構支撐的柱子將大樓的重量傳到地基上―――盡管大樓看上去非常沉重,其實土地承受的壓力相對而言并不算大,加上上海多年來積累的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經(jīng)驗,克服軟土地基已不是大問題。從技術上分析,上海的高樓最高最好不要超過600米。雖然技術條件上可允許再造得更高一些,但成本也會更高。

  目前,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內已建成使用的商務樓宇有近150棟,樓宇經(jīng)濟已成為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嶄新增長點,隨著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等一批樓宇項目在未來兩三年內建成,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可以說是為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建設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不過,大量的高層和超高層建筑也有一系列需要面對的問題。上海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關專家分析說,水電、消防等基礎設備、管線在類似金茂大廈、環(huán)球金融中心那樣的超高層建筑里,超乎想像地繁雜,相應的管理工作也是驚人地繁重和瑣碎。此外,超高層建筑的維護保養(yǎng)費用也非常高,駕馭這樣的“龐然大物”必須維持足夠的財力和先進的管理水平。如果高樓太高的話用水如何解決?還有臺風、地震、火災等影響,都是超高層建筑需要認真面對的潛在問題。

  另外,超高層建筑也形成了城市中的“鋼筋水泥森林”,讓一些都市人感到壓抑。來源:《新聞晨報》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wǎng)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wǎng)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m.qiwhsna.cn編輯、整理,轉載需經(jīng)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lián)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

新聞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