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數據

2008,中國房地產“向左還是向右”?

2008年01月08日08:29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

    在等待了多年后,中國終于又一次站上了歷史交匯處:奧運盛景、紀念 改革開放30周年、選出新一屆國家領導人。在這三個決定中國未來5年走向的大事件面前,2008年的經濟全局能否保持健康勢頭而不出現顛簸和起落,顯然為社會所廣泛關注。

  于是,經濟觀察家們紛紛把年末歲首的"預言"放在今年房地產業(yè)的表現上,因為它能否在"雙防"中起到企穩(wěn)作用,并架起社會和諧的橋梁,從某種意義上說,將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如果房地產業(yè)繼續(xù)向"左",使房價無端、過度地疾漲,無疑是經濟、社會穩(wěn)定運行的大敵,同時也將導致"后奧運"波紋的提早出現。如果掉頭向"右",陷入瞻前顧后的保守境地,行業(yè)改革成果將遭遇寒流,甚至出現誰也不愿看到的市場萎縮。

  我們必須在歷史關頭當機立斷地選擇自己正確的方向!既然中國房地產業(yè)不能向"左"也不能向"右",中間路線顯然是我們不偏不倚的選擇。理由是,中國房地產業(yè)在經歷了宏觀調控和市場搏擊的多輪洗禮后,已出現了涇渭分明的"界河"劃分。一條是我們必須堅持的住房保障道路,使住房公平更多體現在社會底層;另一條是繼續(xù)保持房地產市場化的健康發(fā)展,從布局、結構上使住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

  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著力均衡的立足點。首先是從土地上擺脫對"地王"的崇拜情結;其次是不能對銀行放貸再抱有前緊后松的幻想;第三是遠離行業(yè)的"潛規(guī)則"風險,從專業(yè)化的精工細作出發(fā),促成開發(fā)商實現全面的"薄利多銷",使房地產利潤的"削峰"行為產生積極效應。這是2008年每個房地產企業(yè)都必須站在巨人肩膀上思考的問題。

  當然,選擇一條避免震蕩的中間路線絕非回避矛盾,而是要讓我們學會在低調中前行,保持與社會的親近,而不是在自我封閉中假設各種理由,繼續(xù)使房價"唱漲"情緒向外蔓延。更重要的是,走一條中間路線,同樣也可避免一味"唱衰",使我們在保持住房改革成果的同時,波瀾不驚地度過市場和公共信任的"拐點"。

  我們經常說,房地產行業(yè)是一個年輕的行業(yè),年輕的行業(yè)難免不犯錯誤。但同時,我們也必須強烈地意識到,我們不能以太濃的行業(yè)"情結"取代公眾訴求。道理非常簡單,任何國家都不希望一個行業(yè)以"寵兒"的身份,去放縱它的"壞孩子"脾氣。

  一個睿智的行業(yè)需要博大的公共胸懷。這種胸懷不僅僅是全年的財富排行榜,也不是年終慈善的捐款數字,更不是糾纏著行業(yè)的小九九不放。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無視公共呼聲是短視的,但凡一個經久不衰的行業(yè),必然是將經濟利益、社會公平和文化價值三者放在一起考慮的成功者,我們只有在十字路口敏銳地把握住時機,才能使自己立足不敗。

  《華爾街日報》的2008年社論是:"讓我們的預言錯了吧"。其立論是,希望全球每個行業(yè)都能普適地考慮到自身的困難,而把獲得成功的概率下降到自己尚能控制的范圍。對于中國房地產業(yè)而言,2008年我們雖然不至于那么悲觀,但也絕不能盲目樂觀。因為在外部政策釋放到一定當量時,我們內部必須保持"稀釋"狀態(tài),建立起與社會"共榮共辱"的開放價值觀,而不是把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與機會的博弈上。(中國房地產報)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m.qiwhsna.cn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