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數(shù)據(jù)

上海世博會五大建筑“春筍破土”

2008年05月04日07:35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

     5月1日,是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倒計時兩周年的日子。俯瞰位于黃浦江兩岸的世博會園區(qū),昔日的廠房煙囪、危棚簡屋,已被一片開闊的大工地取代,在建筑塔吊和打樁機的“臂膀”下,世博中心、主題館、中國館、演藝中心以及世博軸等永久性建筑,猶如春筍般破土而出。
  
    中國最大工地世博最大“舞臺”

  據(jù)上海世博會事務協(xié)調局副局長、上海世博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丁浩介紹,占地5.28平方公里的世博會園區(qū),新建和改建的各類建筑物面積達200萬平方米,不僅是當前全國規(guī)模最大、城市化標準要求較高的集中連片工地,也是世博會150多年歷史上面積最大的一個園區(qū)。自2006年8月園區(qū)建設工程陸續(xù)啟動以來,已有20個大項的近100個單體建筑開工興建,其中包括“一軸四館”等永久性建筑。迄今為止,各項目建設基本上按照節(jié)點目標穩(wěn)步推進。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會事務協(xié)調局局長洪浩強調,作為第一個舉辦綜合類世博會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政府規(guī)劃建設世博會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園區(qū),匯聚超過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并不是為了創(chuàng)造新紀錄,也絕不是為了一個“名聲”,而是為了盡可能發(fā)揮世博會作為人類“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大舞臺”的功能,盡可能避免任何國家和國際組織被邊緣化。同時,也是上海加快改造舊城區(qū)的現(xiàn)實需要,是對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的生動演繹。

  “綠色建筑”探索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

  作為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的難點和重點,中國館共收到了全球華人344個應征設計方案。最終入選、實施的“東方之冠”方案,采用層層出挑的造型,在夏季可形成上層對下層的自然遮陽,外墻選用可利用太陽能的合成材料;景觀設計加入了小規(guī)模人工濕地,可實現(xiàn)循環(huán)自潔,成為生態(tài)化景觀。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中國館設計團隊主持人何鏡堂教授認為,傳統(tǒng)風格濃郁的中國館,不僅要在造型設計上融入現(xiàn)代工程技術的力度美與結構美,而且要特別注重節(jié)能環(huán)保,以此顯示中國社會對環(huán)境、能源等當今世界重大問題的關注與重視。

  “將對世博的熱情融入一磚一瓦”

  張忠平,49歲,混凝土澆筑工,來自江蘇南通。近10個月來,經(jīng)過他和1000名工友日夜奮戰(zhàn),世博中心長414米、寬99米的超大規(guī)模地基工程如期按質完成。作為園區(qū)內首個新建永久性場館,世博中心建筑面積達14.2萬平方米,2.5萬噸的鋼結構相當于國家體育場“鳥巢”的一半。

  “我們這座建筑,世博會期間是慶典活動中心、指揮運營中心、新聞中心和論壇活動中心,世博會結束后是上海的會議中心,作用舉足輕重。雖然工期緊,壓力大,但我每天都提醒自己,要把混凝土澆筑得更密實些、更平整些、更光潔些,日后不能讓國內外賓客說咱干得不好?!睆堉移秸f。

  在開工僅4個多月的中國館建設工地,項目經(jīng)理夏正華告訴記者,中國館高63米,而其最深的地樁同樣要打60多米深,常規(guī)地樁也要打30多米深,總共5000根地樁的工程量,目前已完成七成。

  據(jù)了解,考慮到上海世博會半年會期內,平均每天可能涌入四五十萬人次參觀,總客流量高達7000萬人次,以“一軸四館”為代表的世博會永久性建筑,都開挖了彼此連通的龐大地下建筑,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其中,主要用于人流通行的世博軸,長1.1公里,寬近100米,兩層地下空間深12米,其上還開有6個由大跨度鋼結構組成的“陽光谷”,以便讓自然光照進地下一層和二層,節(jié)省能源。

  “這些都是世博工程的難點。但進入世博會園區(qū)的幾十支建筑隊伍,想的決不僅僅是如何克服困難、完成工程,而是相互競賽,借世博工程創(chuàng)出品牌,將中國人對世博會的熱情和承諾融入一磚一瓦。我想,這就是中國工人能高標準完成世博大工程的信心所在。”上海世博局工程部部長席群峰說。(來源:青年報)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wǎng)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wǎng)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m.qiwhsna.cn編輯、整理,轉載需經(jīng)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lián)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

新聞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