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本要聞

2019年全球鋼產能達23.625億噸

2020年07月15日14:53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根據經合組織近期發(fā)布的報告,截至2019年12月份,全球粗鋼產能自2014年持續(xù)下降后,2019年首次增加。在考慮有關產能關閉、新投資項目的信息之后,經合組織將2019年全球粗鋼產能修訂為23.625億噸,比2018年底增長1.5%。其中,亞洲產能最多,達到16.0億噸

根據經合組織近期發(fā)布的報告,截至2019年12月份,全球粗鋼產能自2014年持續(xù)下降后,2019年首次增加。在考慮有關產能關閉、新投資項目的信息之后,經合組織將2019年全球粗鋼產能修訂為23.625億噸,比2018年底增長1.5%。其中,亞洲產能最多,達到16.0億噸;其次是歐洲,產能為2.75億噸;北美自貿區(qū)產能位列第三位,為1.53億噸。此外,獨聯體國家產能為1.41億噸,拉美地區(qū)產能為7420萬噸,中東國家產能為6510萬噸,非洲地區(qū)產能為4390萬噸。

2019年各地區(qū)粗鋼產能變化

2019年,全球新增粗鋼產能主要發(fā)生在亞洲,達到3040萬噸,同比增長1.9%。其中東盟六國產能增加350萬噸,同比增長6.0%。此外, 非洲粗鋼產能增加250萬噸,同比增長6.0%;獨聯體國家增加150萬噸,同比增長1.1%;歐洲增加70萬噸,同比增長0.3%;中東國家增加280萬噸,同比增長4.5%;北美自貿區(qū)粗鋼產能減少390萬噸,同比下降2.5%;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沒有新投資或永久關閉產能,因此產能沒有變化。

產能和產量的比較

2016-2019年,全球粗鋼產能下降0.2%,而全球鋼產量增長13.6%,因此全球粗鋼產能和產量差值縮小。2019年,全球粗鋼產能為23.625億噸,產量為18.485億噸,兩者之間的差距從2018年的5.2億噸下降到5.139億噸。世界鋼產量占產能的比例略有上升,從2018年的77.7%上升到2019年的78.2%。

2020-2022年產能增長預期

根據公開的投資項目信息,在全球范圍內,目前有5820萬噸鋼鐵產能處于建設中,并計劃在2020-2022年投產。目前正處于規(guī)劃階段,可能在這一時期啟動的產能有2010萬噸。如果目前正在進行或計劃進行的所有項目最終實現,亞洲和中東地區(qū)的煉鋼產能在今后幾年可能會有相當大的增長。亞洲在經歷了2015-2018年產能下降之后,2019年同比增長1.9%。根據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預計到2022年,亞洲鋼鐵產能將增加2770萬噸,如果沒有產能關閉,亞洲的總產能將達到16.325億噸,增長1.7%。中東地區(qū),目前計劃在2020-2022年啟動的煉鋼產能超過1900萬噸,正處于設計階段的產能有600萬噸。歐洲、北美自貿區(qū)、非洲、獨聯體和拉丁美洲的新增產能將分別達到370萬噸、330萬噸、190萬噸、190萬噸和20萬噸。

重點地區(qū)新增產能情況

近年來,印度鋼鐵產能持續(xù)增加。印度國家礦業(yè)開發(fā)公司正在恰蒂斯加爾邦建設一座300萬噸煉鋼廠,計劃于2020年投產。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正在馬哈拉施特拉邦建設一座產能為500萬噸的鋼廠。該公司計劃在2031年前持續(xù)新建項目,以達到4500萬噸的產能擴張目標。塔塔鋼鐵在奧里薩邦進行擴建項目,計劃到2022年增加500萬噸轉爐煉鋼產能。安賽樂米塔爾計劃在卡納塔克邦新建一座600萬噸的鋼廠。根據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不包括計劃中的項目),到2022年印度粗鋼產能將達到1.421億噸。

未來三年,東盟地區(qū)粗鋼產能將繼續(xù)增長?;谀壳罢谶M行的項目以及沒有關閉產能的情況下,東盟六國的煉鋼產能將從2019年的6150萬噸到2022年增加到6830萬噸,增長11.1%。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均有新增產能項目。

過去十年,中東地區(qū)的煉鋼產能增長迅速,從2010年的3310萬噸到2019年增長到6510萬噸,增長96.7%。由于伊朗的產能擴張,預計該地區(qū)未來幾年粗鋼產能將繼續(xù)快速增長。如果所有在建項目全部投產,且沒有關閉產能,到2022年中東地區(qū)粗鋼產能將比2019年增加1960萬噸,增長30.1%。尤其是在伊朗,2019年共有280萬噸煉鋼產能投入運營,此外還有多個項目正在建設中,也有些項目被迫延緩。假設目前正在進行的所有項目如期投產,伊朗的名義粗鋼產能將在2022年達到5440萬噸,與2019年底的3600萬噸相比,增長51%。這意味著屆時伊朗將成為世界第七大鋼鐵生產國。

(來源:世界金屬導報)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m.qiwhsna.cn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