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關注報道本月鋼鐵行業(yè)PMI數據

2015年08月05日09:04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7月國內鋼鐵業(yè)PMI觸底反彈 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據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yè)委員會1日發(fā)布的指數報告,7月份國內鋼鐵行業(yè)PMI指數為41%,環(huán)比回升3.6個百分點。這一指數于上個月創(chuàng)出2008年12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后,觸底反彈,顯示當前鋼鐵行業(yè)低迷形勢略有改善。不過,這一PMI指數已連續(xù)16個月處于50%榮枯線以下,行業(yè)景氣度低迷的局面難改,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在主要的分項指數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7月份也是觸底反彈,但仍遠低于50%的榮枯線,新出口訂單指數攀升至29個月以來的新高,產成品庫存指數有所下降但連續(xù)19個月處在50%的榮枯線上方。所有這些情況反映出,當前國內鋼市供需兩端均趨于收縮,鋼鐵企業(yè)庫存壓力持續(xù)高企,出口大幅增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的供應壓力。

中鋼協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4.1億噸,同比下降1.3%,全國粗鋼產量近20年來首次同比下降。7月中旬,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為164.74萬噸,較上一旬末減產5.71萬噸,減幅為3.35%。由此看出,由于行業(yè)虧損面的不斷擴大,鋼企生產積極性逐步下降,國內粗鋼產量已經開始回落。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還顯示,上半年大中型鋼企主營業(yè)務虧損216.8億元,同比增虧167.68億元,虧損企業(yè)占鋼協會員企業(yè)產量的36%。目前,環(huán)保、限排限污政策正在逐步落到實處,唐山地區(qū)已經著手開展環(huán)保專項治理行動。隨著環(huán)保治理及大幅虧損帶動國內鋼廠減產檢修的增多,后期國內鋼市的供應有望繼續(xù)下降。

7月份,鋼鐵行業(yè)購進價格指數跌至32.2%,較6月份回落7.9個百分點。這一指數自2014年以來一直處于50%以下的收縮區(qū)間,顯示原材料價格持續(xù)低位運行,鋼價成本支撐減弱。目前國內鋼市仍處于需求的淡季,鋼廠又在不斷地通過設備檢修來達到減產的目標,對原料的采購明顯減少。與此同時,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及澳大利亞力拓等國外四大礦企的鐵礦石產量仍舊居高不下,全球鐵礦石市場的供應壓力仍較明顯。鐵礦石市場的反彈行情并不會持續(xù)太長時間,后期仍有回落的空間。

據指數報告的分析,近期宏觀經濟形勢呈現了企穩(wěn)向好的跡象,鋼市需求環(huán)境將會持續(xù)改善。在環(huán)保加壓之下,粗鋼產量短期仍可能進一步下降,而國內鋼材出口有望繼續(xù)保持高位,鋼市的市場供應壓力有望緩解。不過,由于資金壓力較大,成本支撐持續(xù)趨弱,鋼價的上漲空間將會受到限制。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m.qiwhsna.cn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